不知香积寺,数里入云峰。

“不知香积寺,数里入云峰。古木无人径,深山何处钟。泉声咽危石,日色冷青松。薄暮空潭曲,安禅制毒龙。”香积寺在巍巍秦岭旁,流水淙淙处,人烟罕至,澹然超脱,大诗人王维将山中古寺之境描摹得清幽、寂静、深远。 
 
被名诗感染,遂驱车前往,长安区子午大道中部西侧,郭杜街道神禾塬上,距西安城区17公里,不远,但相比拜访寺庙的敬畏之情,确是近了点,期待还未完,蓝天白云,群山环绕,香积寺已安然出现眼前。

首先看到“香积古刹”几个金色大字,旁边雕刻细腻,引人入胜。进门后,寺庙全然一派郁郁葱葱,一条道路延伸至最后,直到远处那座耸立的高塔,整体看上去,造型像城内的极大小雁塔。抬头望,居然不完整,不知何年被毁,少了顶,有种颓败之感,却多了种岁月流逝的自然,与历史存留的原始。第一次被残破的塔所吸引,破旧的砖石垒砌,好似墙缝之间都是此去经年的尘土,皇家之回响,阳光下,有斑驳的阴影,投洒于土黄色的塔身,一层一层。

出家之地若是可看尽人间阴晴圆缺,这种残缺之美,让寺庙更有种无法言喻的味道。 
 
这便是寺内现存唐代建造的善导塔,为善导大师于公元680年修建。塔系青砖砌成,壁厚二米,平面正方形,为仿木结构。现存十一级,高三十三米(据载原为十三级)。塔身周围保存有鞍形的十二尊半裸古佛,雕刻精巧,实为珍品。塔基层四面有门,南门楣额上嵌有砖刻的“涅盘盛事(时)”横额,是公元1768年修补时所作。塔身四面并刻有楷书《金刚经》,字迹雅秀,笔力遒劲。 

 
善导大师,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,十岁时出家归心向佛。后到并州去拜谒道绰大师,接受念佛往生的法门。唐贞观十九年道绰大师圆寂后,善导转赴长安,在光明、慈恩等寺弘扬净土法门,“每逢人即演说净土法门”,激发四众同修念佛求生西方,遂成当时弘传净土法门的著名大师。唐高宗永隆二年,善导圆寂,弟子怀恽为纪念善导功德,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,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。
 
香积寺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,一说唐代寺旁有香积堰水流入长安城内,另一说来源于佛经“天竺有众香之国,佛名香积”。 唐高宗李治曾赠寺院舍利千余粒和百宝幡花供养,取名香积寺。 

唐朝的香积寺规模宏大,肃穆庄严,香火旺盛,法事不断。当时,武则天和唐高宗都曾来此礼佛,并“倾海国之名珍”、“舍河宫致密宝”,赐给香积寺。因善导在长安拥有众多信徒,这里又供奉着皇帝赐给的法器、舍利子,故前来瞻仰拜佛的人络绎不绝,香火极盛。 
 
传说香积寺拜佛之风盛行缘于武则天和唐高宗来此礼佛之后,宫里的王公大臣、名门贵族及其亲眷紧随“国君”纷纷前来礼佛,后波及整个市井,一时间官轿大马与百姓驴车、牛车并驾齐驱,长安大道车马涌、香火盛,去香积寺礼佛成为一种时尚的信仰。

唐“安史之乱”和唐武宗灭佛事件中,香积寺遭到严重破坏。直到宋朝时,净土宗流行,香积寺又得到修复。宋太平兴国三年,香积寺改名为“开立寺”,不久又恢复原名。宋、元期间,长安衰落,寺院年久失修,到明嘉靖年间才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。清朝时,香积寺仍保持明朝的规模。中华民国初年修葺,建国后曾大规模整修,现建筑除善导塔外多为1980年后重建。寺内还保存有许多金石文物,仅历代雕刻就有119件。
 
唐代时净土宗得到长足的发展,中唐以后,广泛流行到社会各阶层,以至“南无阿弥陀佛”至今都是汉传佛教信徒经常诵念的佛号。

据资料考证,佛教初来中国,并无宗派之分,后因佛典翻译昌盛,思想体系与义理各有独到之处,而且师承各有法脉,所著经论互异,各有特色,于隋唐时期各擅道场,大放异彩,逐渐形成八大宗派。 
 
 净土宗的特色是不强调艰苦的禅定修行,也没有复杂的理论,只强调对阿弥陀佛的信仰,只要整日口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死后就可以被佛力接引到达极乐世界。
 
纵观整个寺院,没有过多修饰,几个小院,几处修行之地,以及香火旺盛的大殿,虽人们络绎不绝,然而都显得那么清净与安宁,也许是在秦岭山间的缘故。伴着燃起的焚香,院内弥漫着些些朦胧雾气,踱步几里,便有着灰色长袍的僧侣走过,气定神闲,树荫中可窥见他们清心寡欲的身影,不紧不慢,和这周遭是何等协调、般配,更像一幅画。自己也不禁爱上了这座寺庙,这里的氛围,这无所求的心境,此时此分,不可多得。
 
当太多的人把修行当做一个梦想去追求的时候,往往忽略了修行的本质,“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”心的水平,就在寺庙安静的某处。
 
 
 
bgyjrbd.com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