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企参与环保BOT 项目需政府支持
顺德大门污水处理厂是佛山市首个采用BOT模式运作的污水处理厂,已于2003年投入运营。该厂投资 7000多万元,占地面积83346.6平方米,日处理能力6万吨。“我不敢说我们是中国第一个承接BOT项目的民营企业,但至少是较早的一批”,投资大 门污水处理厂项目的佛山市华清源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润全说,“但功劳不在我们,在国家还没有明文规定允许民企进入公用事业的政策环境下,我们也完全没有 想到这个项目会交给我们来做。”据张润全介绍,当时,大良镇的主管镇长与顺德区(当时为顺德市)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赴国外考察,发现国外以这种方式发展公用 事业“既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又把公用事业推向了市场化,不但有利于这个领域的发展也造福老百姓”,于是经过慎重考虑,决定引进BOT模式。“虽然主管领导 在这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,但这一决定的出台,实际上是当地政府从分管领导到建设、环保、市政一系列部门共同决策的结果,并不是我溜须拍马,确实说明了顺 德当地政府思想开明。”张润全说。
万事开头难
“当时决定要竞争这个项目的时候,真的没有想到会那么的难”,说到这里,张润全颇多感慨,“当时很多银行都不了解BOT,即使了解也不认 可。按国际惯例,BOT项目是以收费权作为抵押,但中国银行不认可,我们几乎和中国所有银行都谈了,甚至外资银行、股份制银行,结果让我们失望,7000 万的投资资金全要靠自己筹集。”据张润全介绍,直到2002年底、2003年初的时候,中国建设银行给了华清源公司第一笔贷款,但贷款率也不高,“这些 年,随着BOT模式在我国公用事业领域的发展,贷款形势比前些年更好了,但与房地产等领域的贷款相比,仍然算是比较困难。”
虽然困难大、风险高、利润也不见得丰厚,但污水处理的BOT项目对民营企业的诱惑还是很大,“因为它回报稳定”,现下,广东省正酝酿提高 污水处理费,让进入这个领域的非公企业能“保本微利”良性运营,全国来看,山东等地也在酝酿提价,拟收取的单位污水处理费比广东还高,张润全说“这是好 事”。
但政府提高污水处理费并不代表提价之后“政府税收就不用于污水处理这样的公用事业了”,因为污水处理厂需要相应的管网建设与之配套,这一般由政府投资,“比如一个投资7000多万的污水处理厂,政府投资配套管网可能就要一亿。”
投资环保BOT项目要理性
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(现为重庆大学的一部分)给排水专业的张润全是地道的广州人,毕业后进入设计院工作,1984年兼任顺 德水处理厂技术顾问,1994年与朋友共同经营企业。2001年,广东伟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大门污水处理项目中标后,成立华清源环保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大 门污水处理厂的运营,张润全便进入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。
对当前环保领域的BOT经营,张润全有自己的见解,他说,2001年伟润环保投标时,参与投标的都是环保领域的企业,有国资也有外资,而 现在,房地产企业参与投标多了,“肯定有弊病”。张润全说,并不是不让别的行业参与,只是投资污水处理与投资建桥建高速公路不一样,污水处理项目对技术的 要求较高,而且并不是建好了就完事的项目,需要长期的运营与维护。他介绍,国外一般由专业的水务集团进行投资,中国有些政府控制得也比较合适,“比如深圳 和佛山”。
对于环保BOT项目的经营,张润全说,“微利是微利,利润完全看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,如果管理水平低,收益可能比所谓微利还低,甚至亏 本。”据张润全介绍,欧洲在七八十年代出现过一窝蜂投资环保BOT项目的现象,但有些企业在项目建设好之后却运营不下去,不得不将项目出售,所以“投资环 保BOT项目要理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