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 论叶剑英 逝世三十周年

出自唐太宗李世民(赠萧瑞》。全诗有四句:“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。勇夫安知义,智者必怀仁。”

 

1897年4月28日,叶剑英生于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一个小商人家庭。一年后即1898年3月5日,周恩来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附马巷7号一个官宦人家,周恩来比叶剑英小1岁。1924年,两人在黄埔军校共事时相识,到1976年1月8日周恩来病逝,两人的友谊整整52年。从年龄上说,叶剑英比周恩来大1岁,周对叶十分尊敬,经常直呼叶剑英为“剑英”,有时在下级面前称“叶公”、“参座”。从职位上说,周一直是叶的上级,还是叶的革命领路人,在公开场合,叶称周为“周副主席”、“总理”、“周公”,平时就直呼“恩来”。

相识黄埔军校,周恩来同意叶剑英秘密加入共产党

1920年1月,23岁的叶剑英从云南讲武学堂毕业后,1924年1月,应廖仲恺的邀请叶剑英参加黄埔军校的筹备工作,同年5月5日,叶剑英担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一职,同时讲授兵器学课程。1921年二三月间,周恩来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4年7月下旬,由廖仲恺出资,周恩来从法国启程回国,周恩来先在军校担任政治教官,后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一职。

在黄埔军校,叶剑英在与周恩来的交往中,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工作作风,并对共产党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,叶剑英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。但因为当时中共党内少数人认为叶剑英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,不能轻易接收他入党,所以叶剑英第一次入党的愿望未能实现。1927年,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,当时的叶剑英很受蒋介石的器重,但他放弃了高官厚禄,离开蒋系部队奔赴武汉国民政府。当叶剑英看到武汉国民政府的汪精卫、谭延闿等人越来越走向反动时,便再次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他找到自己的同乡、中共地下党员李世安。李世安向周恩来作了汇报,周恩来当即肯定地说:“他的底子我知道,是好的,我们应当表示欢迎。”就这样,1927年7月上旬,经周恩来同意,中共中央批准,叶剑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。不过,为了保密,党组织让叶剑英暂时不要和其他党员发生联系。随后,叶剑英策应了南昌起义,领导了广州起义。

长征途中,周恩来与叶剑英互相关爱

长征途中,1934年11月,红军抢渡湘江、突破敌人第4道封锁线时,部队伤亡惨重。当叶剑英率领部队渡过湘江,正要通过一片开阔地向前面一座小山头挺进时,周恩来急切地赶上来提醒他说:“命令部队切勿休息,立即前进,防止敌人空袭。”叶剑英马上向部队传达注意防空命令。话刚说过不久,敌机便飞了过来,叶剑英立即大声命令部队就地卧倒。敌机向下俯冲并投下了大量的炸弹,叶剑英的臀部和大腿被炸弹炸伤。周恩来得知后,马上命令总卫生部部长贺诚迅速赶来救治,直到贺诚用担架把叶剑英抬走周恩来才算放心。在作战指挥极其繁忙的情况下,周恩来还抽出时间多次打电话询问叶剑英的治疗情况。遵义会议前后,叶剑英在军委总部协助周恩来、朱德指挥作战,工作十分繁忙。红军过草地前,周恩来突然发高烧,有时整天昏迷不醒。叶剑英陪毛泽东去看望周恩来,对此大家都很着急,而当时长征中最好的医生傅连暲跟着朱德在红五、九军团行动,因为距离太远无法赶回。当叶剑英听卫生部的工作人员说,他们这支部队里还有个医术较高的医生时,叶剑英立即吩咐人去请那位医生,经过几天治疗周恩来终于转危为安。

长征途中,当张国焘危害中央、分裂红军时,叶剑英始终站在毛泽东、周恩来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一边,叶剑英还把张国焘危害党中央的“密电”送给毛泽东,才使得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张闻天等带领红一、三军团迅速转移,脱离险境并先行北上。对此,毛泽东多次对人讲:“长征中叶剑英给我送了电报,立了一大功。”“他救了党,救了红军,救了我们这些人。”周恩来也曾多次赞美叶剑英在关键时刻所起的重大作用,说:“叶公大事不糊涂,总是在关键时刻起关键作用。”周恩来除了同意毛泽东对叶剑英评价的两句话,即“诸葛一生唯谨慎,吕端大事不糊涂”外,周恩来自己也用两句话赞赏叶剑英,即“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”。

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,叶剑英积极协助周恩来开展统战工作

西安事变爆发后,叶剑英从延安抵达西安,协助周恩来积极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其他方面的工作,在西安他们两人成了张学良的“和平秘使”。西安事变后,叶剑英与周恩来留在国民党地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。1937年12月,中共中央长江局和中共代表团成立,周恩来为副书记,叶剑英任参谋处参谋长。抗战期间,他们两人在南京、长沙、重庆等地成为“中共外交骑士”。

1938年11月12日,蒋介石决定采取“焦土抗战”政策,火烧长沙城,当晚周恩来、叶剑英两人夜宿长沙八路军办事处。当办事处驻房着火时,叶剑英的警卫员范希贤叫醒了叶剑英。危急时刻叶剑英没有立即逃命,他首先想到的是赶快把周恩来叫醒。叶剑英不顾个人生命危险爬上二楼跑到周恩来住室大喊:“着火了,快快起来!”并连拖带拉地把周恩来拽出火海。1941年1月6日,皖南事变爆发,为保护干部、减少损失,周恩来要叶剑英先撤回延安,他留在重庆坚持斗争;而叶剑英也积极劝说周恩来先撤回延安,自己留在重庆与蒋介石周旋。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,最后只好报请延安由毛泽东决定。毛泽东收到周恩来的电报后批示:“董(必武)去渝,叶(剑英)回。”他们相处时,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,安全交给他人。

抗战胜利后,蒋介石挑起了内战。在国内外压力下,蒋介石同意美国参与国共两党的调停,并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,国共两党及美国三方各派一名代表设立委员会:叶剑英为中共代表,郑介民为国民党政府代表,铙伯森为美国政府代表。三方委员会受三人军事小组的领导,三人军事小组由共产党的代表周恩来、国民党的代表张治中、美国政府的代表马歇尔组成。就这样,叶剑英又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,活跃在统战的第一线,他们两人紧密配合,与美蒋斗智斗勇,揭露他们假和谈、真备战,假公正、真庇护的丑恶面目,受到了国内外人民的赞誉。

bgyjrbd.com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