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汇盈信九号”涉事金额达7亿多元,200多人血本无归

半年9起“飞单”

受害者索赔无门

银监系统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将银行职员售卖中汇、中泽私募基金的行为称为“飞单”。他说,近年来,涉及银行员工私自销售非本行自主发行、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理财产品的事件时有发生。

他提供的数据显示,今年7月以来,仅广东就发生9起“飞单”事件,涉及7家国有及股份制银行,引发至少10批群体性上访维权事件。

“中汇、中泽私募基金骗局”爆发后,光大银行广州分行称,该行从来没有售卖过“中汇盈信九号”等理财产品,这是已离职员工个人私售行为,而且客户购买时应该知道这不是银行的产品。另一家涉事银行则表示,这是银行离职员工做的业务,经核查客户划转资金的IP地址不是通过银行WIFI,可以证明客户并不是在该行购买产品。

对银行方面的说法,不少受害者称,分明是在银行里进行的交易,对方还穿着制服,怎么一下子就成为离职员工了呢?

“上班时间,穿着银行制服在银行的大客户室里面签订协议,而且一次划转3120万元,银行没有异议。要知道,平时我们调动200万以上,银行行长就会出来问是不是没有服务好。”老谭既生气又费解。

“银行确实没有在上面盖章。但我们以前很多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没有银行盖章都得到了兑付,难道是职员一直在银行非法销售?银行的监管又在哪里?”受害者李永生说。

“如果在银行场地销售,那就是职务行为,银行应根据责任大小先行承担赔付责任。”黄震认为,只要是在工作时间、在工作场地售卖的产品,客户就有理由相信这是银行员工的职务行为而非个人行为,银行必须承担连带责任。

在“中汇、中泽私募基金骗局”中的受害者,既有老谭这样的企业家,也有退休教师、公务员、足球教练,其中不少还是海外人士。由于部分受害人几乎是倾家投入,有人因此进了医院。

广东银监发布预警:

防范“飞单” 记牢“五招”

一要注意查证购买产品是否银行正规产品。首先,凡是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,均具有唯一的产品编码,投资者可依据该编码在“中国理财网(www.chinawealth.com.cn)”查询到产品信息;银行代销产品则可通过银行网点公示的代销产品清单查询。其次,银行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在相关销售文本中应有银行印章。此外,遇到疑问还可通过银行客服热线、银行官方网站等途径进行核实。

二要关注购买产品的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。客户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均须通过柜台或自助渠道进行认申购操作,但凡被要求向个人或第三方公司账户转账或汇款的,就要提高警惕,并注意查看业务办理回执中的汇款账户明细。

三要对高额回报有独立清醒的判断。已暴露风险的“飞单”产品,承诺收益率高达9%-15%,基本上是银行正规发行、代销的理财产品收益的2-3倍。投资者在购买前,应有独立和清醒的判断,不要轻易被花言巧语、高额回报所蒙骗。

四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。明确了解产品是否保本,募集资金具体投向,收益、期限等。不同投资方向的理财产品风险各不相同,投资者要按自己的实际风险承受能力对产品进行分析后,再决定是否购买。

五要及时投诉和举报异常情况。一旦发现异常情况,应及时向银行和监管部门投诉和举报,情形严重应立即报案,并尽量采集留存证据,最大限度降低损失。
页码: 1 2
bgyjrbd.com 版权所有